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一流的心脏内科医生表示,中国公众对心脏病的意识亟待加强:一项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未能识别心脏病突发的征兆,超过半数的民众不知道在出现心脏病症状时该采取什么措施。
在世界范围内,心脏病是导致死亡的头号杀手。该调查是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关爱您的心脏”消费者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已被《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连续 23 年评选为美国在心脏病和心脏外科手术领域排名第一的医院。
尽管大多数人(约 70%)都能区分“喘不过气、胸闷、心慌、胸痛”,而且 50% 的人都知道呼吸急促是心脏病的症状,但仍会将之与中风症状相混淆。34% 的人错误地将“面部或四肢突然麻木或无力”当成心脏病突发的迹象,而将“言语不清”和“单眼或双眼突然发黑”当成是心脏病症状的人分别占到了 20% 和 18%。
“在世界范围内,心脏病是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最普遍的症状是突发剧烈胸痛,还会出现胸闷,而相比之下,其他类型的症状就不是那么常见了,”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心脏外科医师 Michael Zhen-Yu Tong 医学博士介绍说:“有些患者会出现这些不很常见的症状,包括单侧或双侧手臂疼痛、腭部疼痛,有的还会出现反胃或腹痛。在极端情况下,患者甚至会丧失意识。”
就心脏病突发情况而言,中国人在识别和应对心脏病方面亟待加强教育。调查发现,在问及应对心脏病突发的“第一要务”时,能够选对两个正确答案中任意一个的人不到一半。
只有 36% 的人正确选择了“叫救护车”——医生普遍认为这是让患者尽快接受正确治疗的一种方式;此外,只有 11% 的人表示他们会首先嚼一片阿司匹林。这种治疗头疼的常用药能够减缓血液凝固速度,在急救人员赶到之前降低心脏病的严重性,并且咀嚼药片而不是整片吞服,能让身体更快地吸收。
但是,有 11% 的人表示会首先给自己的医生打电话,甚至还有 11% 的人表示他们会坐车去医院——不管是自己还是让别人开车都行。医生表示,这两种方法都很可能会延误治疗,让患者陷入更大的心脏严重受损甚至死亡的风险。最后,还有 6% 的人选择了休息和喝杯凉水。
“在中国,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心脏病突发,他们需要拨打 120。不要试图自己驾车去医院,也不要让家人开车送你,”Tong 博士说:“要是有阿司匹林,您可以先嚼一片,也可以服用硝酸甘油。”
每年,大约 185 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会来到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本部,以及位于佛罗里达州威士顿、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加拿大多伦多、阿联酋阿布扎比和即将于 2020 年底落成的英国伦敦分中心接受治疗。
通过以下链接可观看对 Michael Zhen-Yu Tong 博士的访谈视频:
研究方法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人群调查汇总了民众对心脏病的认知信息。本次在线调查针对中国30个省份的代表性样本,调查对象包括 1012 名年满 18 周岁的成人,其中男性占 56%、女性占 44%。我们对相关数字进行了加权,使之具有了全国代表性。该网上调查由 YouGov 于 2018 年 1 月 3 日至 10 日进行。